
沉丽文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通讯员 “我是独生子,父亲病重。我能做什么?”武汉男子王先生请了7天假去参加父亲的癌症手术。他通过微信向公司代表请假7天,但公司代表没有回应。该公司声称没有批准他的休假请求,称其为“缺勤”并解雇了他。王先生提起诉讼,要求公司不予赔偿。 10月14日,时事新闻记者获悉,该公司败诉,法院判决王先生赔偿各项经济损失共计33000余元。 2021年10月,王先生加入一家建筑公司担任采购专员。 2024年初,父亲被诊断出肝癌晚期,需要住院康复接受治疗。 3月15日晚,王先生向公司总经理李先生请求许可。他通过微信解释说,父亲病重,家里没有其他亲戚可以帮忙照顾。他是独生子,周日必须陪父亲进行最后一次手术。他计划休假大约 7 天。他发来消息详细说明了他的工作日程和进展。李先生收到微信后没有回复,但王先生再次给他打电话请求许可。 3月28日,王先生在单位专案组接到通知,通知他自3月16日起就没有上班,不再负责采购业务,相关工作由其他人员负责。随后,王先生因公司相关项目被微信群除名。同年4月,e公司以王先生“未请假旷工”为由向其发出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,并认为3月16日至28日无故缺勤的行为构成了王先生的劳动关系。提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并予以解雇的理由。公司强调,由于员工请假申请未获批准,因此未发出复工通知。王先生解释说,他父亲的病情紧急。他打电话给总经理请求许可,并得到了口头同意。事实上,他于 3 月 28 日重返工作岗位,但缺席了 8 个工作日。他认为,公司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,应给予赔偿。劳动仲裁结果,双方一致同意公司依法解除劳动合同,法院判决公司须支付经济补偿金及工资差额。公司对仲裁结果并不满意。 2024年10月,王先生向武汉市洪山区法院提起诉讼,请求其拒绝支付补偿金与年假工资的差额。该公司辩称法院认为,王先生仅通过微信申请许可,但未获批准,构成持续旷工,公司有权解除合同。另外,建筑行业春节假期较长,春节期间统一发放年假。王先生在2023年和2024年休了年假。王先生指出,7天假期实际上是7个工作日,3月16日至28日实际工作日是8天。他还强调,春节假期不能与年假相提并论,公司在正月十五之前调整上班时间。法院查明,父亲因癌症住院的王先生曾在微信上向总经理李先生发出事假申请。他说明了请假的原因、时间和期限,是必要的、紧急的、合理的。除了进行合理的工作调整雇主还必须考虑雇员的特殊困难。此外,李先生并没有拒绝许可申请,该公司也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其已告知王先生许可审批流程。通知其在休假期间返回工作岗位,或通知其在休假期间返回工作岗位。法院最终判决公司解雇行为违法,公司须支付无理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。经核算,公司收到判决,赔偿王先生各项经济损失共计33000余元。该公司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。 2025年3月,二审法院作出终审判决,维持原判。 (全文当事人姓氏均已修改)